首页 > 理论研究 > 正文

唐静静:人类需要与社会发展
--关于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马哲原理解析
发布时间:2017-12-25 10:44:49 来源:红网双牌站 作者:唐静静 编辑:spnews 更多理论研究

  党的十九大报告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的总目标是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强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如何理解过去我们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就必须直面两大方面课题:一是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需要观,二是需要的现实化是人的解放的实质。
 
  一、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综述
 
  马克思的需要理论是在继承和批判前人的需要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哲学家德谟克里特把人的需要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强调人的精神追求高于物质追求。他认为:“对一切沉溺于口腹之乐,并在吃、喝、情爱方面过度的人,快乐的时间是很短的,就只是当他们在吃着、喝着的时候是快乐的,而随之而来的坏处去很大。”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是人类思想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需要概念的思想家。他为了追溯人的快乐和幸福的终极原因,不自觉地归结到人的需要问题上来。费尔巴哈认为“道德的基础是利己主义”,“不仅有单独的或个人的利己主义,而且有社会的利己主义、有家庭的、集团的、公社的、爱国的利己主义。”对此,列宁给予了很多的评价,称之为“唯物史观的胚芽,”但费尔巴哈的需要观也只是把需要和利益视作为“对人性本质的爱”,他抹煞了需要、利益的客观实质和人的需要同动物的需要之间的实质性差别。
 
  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用唯物辩证的基本方法和具体的历史的分析方法来考察和研究人的需要,马克思的需要范畴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础性的范畴,它作为唯物史观理论大厦的一块基石,是唯物史观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即是考察与分析人类全部历史活动的根本出发点。从需要来规定人的本质和考察人的发展是马克思人学理论的独特视角。在马克思看来,人的需要的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人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的需要不断产生并通过生产实践活动不断满足的过程。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需要对人的发展具有不同的意义。随着哲学对主体性研究的开始及其推进,需要并逐渐成为探讨人的问题的逻辑的起点与历史的起点。它建立在继承和批判前人的理论的基础之上,其形成经过了四个阶段。马克思认为,需要是主体即“现实的人”对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依赖关系的自觉反映。人的需要具有丰富多样的内容,马克思将需要的内容分为三个层次,即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我们根据唯物史观的原理将人的需要层次扩展为六个层次,即生存需要、情感需要、服务需要、社会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人的需要具有本源性和社会性的特征,但主要表现为社会性,它将人的需要和动物的需要严格的区别开来。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和能动性,主要体现在需要的主体即人与其所依赖的需要对象之间的一种矛盾关系。这种矛盾状态促使人们不断通过实践改造它所依赖的外部世界,人对外部自然界的实践不断更新需要的内容和形式,人的需要也就呈现出无限的广泛性和丰富性等特征和不断上升的趋势,形成了“需要上升规律”。
 
  二、需要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因
 
  对于生产和需要的关系,马克思对此曾作过深刻的论断:“无论我们把生产和消费看作一个过程的两个要素,在这个过程中,生产是实际的起点,因而也是支配作用的要素。消费作为需要,本身就是生产活动的一个内在要素。”也就是说,作为需要的实现形式的消费,它是由生产决定的,首先,生产为消费提供了消费的材料对象,其次,生产决定了消费的方式。正如马克思所说:“饥饿总是饥饿,但是用刀吃熟肉来解除的饥饿不同于用手指甲和牙齿啃生肉来解除的饥饿。”生产给予了消费以规定性,创造了消费者,使得消费得以完成。同时,通过消费掉生产出来的产品满足了最初的需要,加上生产活动,以及为进行生产而制造和使用工具,会在人们的思想中引起新的需要。可见,人生产即制造和使用工具改变自然环境,使自然资源变成符合自己目的的人造产品。因此,人以最初的动物性的本能需要变化、发展成为真正的人的需要。历史事实证明,持续的劳动、生产,是原始人的动物性需要变为真正人的需要的关键,也是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不断产生、变化、发展的真正之根据。
 
  需要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因,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第一,人的需要是驱使人从事生产劳动的最终动因。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和发展的决定力量。马克思指出,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就是生产出基本物质生活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的需要。需要构成“生产的观念上的内在动机”,它“本身就是生产活动底一个内在的环节”需要的动因作用是渗透在生产活动的一切要素(目的、对象、手段等)之中。首先,需要决定生产的内容。需要是生产目的质的规定性,与人的需要无关的生产目的是不存在的,不同的需要规定了不同的目的,从而构成生产的不同内容。“劳动过程……是创造使用价值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为了人类的需要而占有自然物。”随着人的需要的多样化和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促使分工的细化、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结构的合理化、多样化,逐渐形成庞大的无所不包的生产体系。所以,生产规模、结构必须适合需要的规模和结构,从而满足日益丰富的多结构、多层次人的的需要。其次,需要决定生产的对象。生产的对象一方面与人的能力相关,另一方面又是根据人的需要确定的。人们既不能选择自己力不能及的东西作为生产对象,更不会选择不能满足人的任何需要的生产对象,即需要和生产对象具有内在的同一性。正如列宁所说,实践是“事物同人所需要它的那一点的联系的实际确定者”。生产实践活动本身就是靠人的需要来激发的,人们为了生存、发展和自由的需要,才去生产。同时,新的需要只有在生产中才能产生出来,使其从前提转化为结果。再次,需要决定生产的手段。手段(包括活动所运用的工具、理论和活动方式)是为满足需要服务的,也是在这种服务中发展的。一切工具的制作和运用都是满足需要的实践活动所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且随着需要的递进上升,工具不断改进和创新。
 
  第二,需要是驱使人们进行社会行动的内在的原动力,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作用于自然的实践关系的内在动因。人的需要和自然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永恒的矛盾,这个矛盾作为一种客观的、强制的力量,推动人类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无限发展的需要,引发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矛盾运动,从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的需要与自然界的矛盾一方面促使人们通过活动来获取一定的外界物,从而满足人的基本物质生活需要;另一方面,促使人们结成一定的社会联合体即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去从事生产,“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同自然界发生关系。他们如果不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便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一定的生产关系一经建立,由于它能为人们现时的需要提供一个良好的条件,因而会得到人们的维护,并能激发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提高生产力的水平。而生产力的发展又会使人在实践活动中产生对新的交往形式的需求,从而与旧有生产关系不可避免地发生矛盾。这一矛盾促使人在实践活动中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及建立其上的旧的上层建筑,建立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生产关系的上层建筑。“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他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直接导致社会的变革。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新的上层建筑与生产关系又进一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人的需要的满足提供在当时条件下的最佳方式,使人们能够在实践活动中满足自身的需要,社会历史也得以向前推进。因此,由人的需要所引起的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与人的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且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构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之间的层层决定作用和层层反作用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
 
  综上所述,从社会矛盾运动来看,关于人类发展的动力系统的层次问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理解:一、它表现为生产与需要之间的矛盾运动;二、表现为生产力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矛盾运动;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在这些矛盾运动中,生产始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首先,生产与需要之间的矛盾运动与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人通过生产不断地满足自身的需要,同时又不断地使人类自身得到发展的过程。其次,在生产力各要素之间的矛盾运动中,生产的主体即生产者,始终处于最活跃、最积极的状态。再次,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是最终的决定性因素,而生产力实质上就是人类通过劳动来改造自然的能力。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人的需要激发起人的生产积极性,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等各种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运动构成的,而需要作为社会动因,则是构成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矛盾及其运动的内在根据,因而也是各种推动社会历史发展动力的根本动因。所以,人的需要就是人类历史发展最初的,也是最终的动因。
 
  三、需要的现实化是人的解放的实质
 
  人类追求自由和争取解放的过程,也就是人本身得到发展的过程。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是历史地发展着的过程。人类的解放标示着人的社会性和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是实现人的本质力量的状态。人类解放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包括人从自然力的控制、社会关系的压迫以及人自身观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主要是社会关系中解放出来,从而获得自由。它包括经济上的解放、政治上的解放、文化上的解放以及思想上的解放。马克思指出,“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而不是思想活动,'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关系的状况促成的。”对此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
 
  其一,人类解放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状态,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人类解放是通过实践不断实现人的价值和自由的过程。实践是用于满足人的需要的能动创造的活动。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人类解放是通过需要的现实化来不断实现人的价值和自由的过程。人的需要是具体的、复杂的,不但表现为多方面、多层次需要的统一,而且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中。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旧的需要消失了,一些新的需要产生了,还有一些需要变得复杂了或具有了新的形式。总的来说,人的需要朝着越来越生动丰富和高级的方向发展,呈现出“需要上升规律”。但人的需要本质上是社会性的需要,因而人的需要的产生以及需要满足的程度并不是随心所欲的,不能把它归结为人的情欲、愿望、情感等各种主观思想的形式。人的需要归根到底受物质生产的制约,并随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物质生产不仅决定需要的内容和满足的方式,而且,“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
 
  因此,我们不能脱离一定的社会条件空洞地谈论,更不能抽象地用“需要”去解释历史,相反,只有用物质生产及其发展才能对人的需要作出正确的解释。需要具有客观性,但需要不具备直接现实性。所谓直接现实性,指人的对象性活动,是人把自己作为物质力量并运用物质手段同物质对象发生实际的相互作用。它既同人的主观活动相联系,又从人的主观精神的圈子里走出来,物化即外化为感性的客观实在。需要的主体、对象、手段和方式的客观实在性必须通过对象性活动即实践来满足,没有感性的物质活动,就不能坚持需要的客观性,实践是实现需要的途径和手段,即需要的现实化。需要的现实化,就是把主体的需要作用到必然世界中,使必然世界的变化合乎主体的愿望和要求。通过主体的实践活动,主体实现了自己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在实践活动中主体按照自己的需要和目的变革对象,使结构、形式或发展合乎主体的要求。这是主体向客体的渗透,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也是人的价值的实现,是人的自由实现的过程。总之,实践本身就是实现人的目的和需要的活动,满足人的需要是实践的出发点和归宿。正是需要的现实化即“实践--需要--实践”循环上升的运动,直接推动着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又为人类创造出丰富的社会产品和实现人类解放的必要条件。人的需要的复杂性、丰富性和上升性导致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和丰富的社会物质条件,构成了人类解放的现实基础。它一方面为充分满足全体成员的个人需要提供了充足、丰富的物质和精神的生活资料,另一方面,它使得社会必要劳动缩减到最低限度,给所有的人腾出更多的时间和创造更多的手段,使个人在科学、艺术和交往等方面得到发展。随着需要的现实,人的精神自主性不断提升,人在自然面前越来越“自由”。这便是一个有必然王国不断走向自由王国的历史,同时也是人类解放的发展的历史。
 
  其二,需要的现实化推动人的解放。人的解放即获得自由的程度是个生成性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具有不同的内容,表现为不同的水平。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的需要近似于动物的需要,即仅仅满足自身生产和维持自身生命存在的简单需要。动物式的需要导致人们的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极其缓慢。因而,面对自然界,人就像动物一样服从于它的权利,在很大程度上受自然力的控制与束缚;而且,人们被血缘关系束缚在自己氏族或部落的极其狭小的范围内,人们的社会关系极其狭窄;同时,人根本不可能从自身观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他们即无力支配自然力,也不是社会关系和人自身的主人。这种近乎于动物式的茹毛饮血的自由生活,是人极端不自由、未解放的表现。
 
  在自然经济条件下,虽然人的需要所需的生活资料不是由其他社会生产部门提供,但是生产者逐步由满足自身的直接需要而生产变为满足他人、外域的需要而生产,人们生产所需的客观生产条件(工具、对象等)除了自然界现成提供的以外,有小部分是人自己发明创造的。人的需要由单纯的物质需要上升为物质需要、精神需要、交往需要(主要体现为产品交换)等多种需要。需要的相对多样性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提高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和条件。社会财富的增长,私有制的出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牺牲了原始社会平等的关系,发生了重大转变,即人与人之间剥削压迫。但终究是社会发展的一次质变,人从自然力中争取了一定的自由,人们开始摆脱纯血源关系的束缚,扩大人与人的交往和发展了人自身能力。这些意味着人类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解放。但人由于受等级制和人身依附关系的束缚,社会对于人来说仍就是一种外在力量,人所获得的解放和自由度仍然非常有限的。
 
  商品社会是需要的第三个阶段,是人的需要及其实现方式的转型。人的物质需要的实现间接化和社会化了,生产者的注意力由自身需要转向社会需要。生产者只有为社会生产,满足社会的需要,才能为自己生产、满足自身的需要。在内部多层需要驱动和外部竞争环境的驱使下,人们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积极能动地去发现、创造、引导和刺激社会需要,开拓市场,扩大商品需要者的范围。生产超出了需要的自然界限,这一方面造成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人的基本物质需要能够得到保障,另一方面又使社会关系以物的形式表现出来,使人物欲极度膨胀,人的精神追求出现严重的危机。在商品社会里,商品生产者之间是相互需要、相互依赖的,社会分工越发达,人们的相互依赖就越普遍、越全面。商品交换是以物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人与人之间在需要、活动和能力的相互交换。通过交换,人们在需要、活动和能力上相互创造,相互丰富,从而“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由此,在这个阶段人从自然力的束缚中争取到了更大的自由,而且加速了从社会关系和人自身中解放出来的进程。人更进一步关注人自身发展的问题,对人自身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而从人自身的束缚中获得了更多的自由。但由于私有制的存在,人受到商品货币的遏制,人所获得的解放也是有限的,人仍然受自己所创造的社会关系(以物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束缚,而没有真正形成自由个性的主体。
 
  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即产品社会,是人类获得彻底解放的社会形态,同时也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社会形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共产主义社会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当个人的基于身体自然的各种能力从根本变成了一种社会活动和社会生活的能力,一种在社会实践中得到了强化和整合了的能力后,作为人的自然性存在的“类”存在的个人需要同“社会性的类存在”的社会需要也就得到有机的统一,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达到了直接一致,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人的本质力量也就得到最完美的实现,“根据共产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将使自已的成员能够全面地发挥他们各方面的才华。”“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主义社会的建立是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前提下的。人们的普遍交往更加普遍,人与人之间是平等互利的关系,劳动从谋生手段变成生活的第一需要,即是自由时间和劳动时间之间的对立的扬弃,是物质生产活动的此岸和彼岸对立的扬弃。马克思和恩格斯把人的需要的丰富性和普遍性看成是未来社会的特征。在未来社会里,财富是在普遍交换中造成个人的需要,才能享用、生产力等的普遍性。“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面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陕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也就得到了真正的实现。
 
最新图片
    热点排行